生物工程重大进展:仿生血管支架培育出全功能中脑类器官-技术前沿-资讯-生物在线

生物工程重大进展:仿生血管支架培育出全功能中脑类器官

作者:苏州近岸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-04-07T00:00 (访问量:1222)

类器官是干细胞衍生的体外3D自组织培养物,与来源组织拥有分子机制与结构功能的相似性,因此已经在发育生物学、药物发现和再生医学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。然而,当前类器官(尤其是神经类器官)血管化技术仍不成熟,球体直径生长到约150μm时,由于缺乏血管网络的支持,氧气、营养物质、代谢物、信号分子扩散不足,类器官中会出现缺氧和代谢物堆积,从而导致细胞增殖停滞和核心区域的坏死。在培养第60天的球状中脑类器官中便有超过50%的类器官细胞缺氧或坏死,脑类器官的功能和表型尤其受限,与人脑体内的生理机能仍有较大差距,无法精准进行疾病和药效表征。

目前,血管化技术正在不断突破。可行的路线包括加入促进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(如VEGF)、与血管内皮细胞共培养、气液界面切片培养以及工程化技术等。不过,这些过往的技术方法仍欠缺简便性与高效性。

2025年3月17日,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及其合作团队在期刊Cell Stem Cell发表论文“Vascular network-inspired diffusible scaffolds for engineering functional midbrain organoids”,创新性地开发了一种受血管网络启发的可扩散支架(VID支架)。该支架具有生物相容性,成本低廉、坚固耐用,可批量制造,并可模拟生理扩散,从而生成几乎不出现坏死和缺氧现象的工程化的神经类器官(ENOs),显著增强了类器官的生理功能和药物筛选的准确性

图片
 
01 VID支架的设计

研究团队使用生物相容性塑料,通过3D打印在孔板上高通量生成了网状管腔网络。接下来,研究人员模拟原代人脑组织中的信息和物质扩散,在获得的VID支架上培养类胚体(embryonic body,使用已充分表征的中脑类器官方案,培养过程中添加了FGF-8b、BDNF、GDNF等细胞因子)以获得ENOs。

与最初的设计一致,类器官内所有细胞到最近的可扩散表面的距离均不超过150μm,可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氧气供应,细胞基本处于健康状态,无缺氧坏死现象,与常规神经类器官(CNOs)存在显著差异

图片

图1:在VID指甲上声张的脑类器官成功发育以形成多个脑室区(VZ)结构为特征

 

02 VID支架有效改善类器官内部氧气供应

为了进一步证明VID支架切实地利用扩散管网络直接向类器官细胞提供了营养物质、氧气和信号分子,研究人员随后对其进行了全面表征。定量染色结果再次强调,ENOs直至培养第180也未出现缺氧现象,且三种不同分子量的生长因子在灌注后均匀且高效分布于ENOs。总的来说,培养过程中ENOs内部细胞的氧气供应充足,缺氧区域显著减少,细胞活力显著提高。

图片

图2:ENOs中介质、氧和信号分子的扩散增强

 

03 VID支架促进中脑特异性分化

在培养第15到第180天是神经祖细胞(NPC)扩展和神经成熟的关键阶段,在ENOs和CNOs中均观察到了成熟神经元和VZ标志物的发生。但CNOs在第15天开始出现明显的坏死核心,从第15天到180天继续扩大。而ENOs缺乏坏死核心,在同一时间内非坏死增殖区也显示较少的细胞死亡。此外,但ENOs在60-180天的增殖细胞比例(ki67)高于CNOs,表现出更强劲的发育态势

scRNA-seq测序分析显示,与传统类器官相比,ENOs中的神经前体细胞具有更低的内质网应激、缺氧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,而与细胞周期、DNA复制和神经元发育相关的基因表达更高,表明ENOs的神经新生更为频繁与持续

图片

图3:VID支架维持了ENOs中的神经新生

需要注意的是,随着CNOs中的细胞死亡与应激的发生,细胞类型的分化也受到了严重限制。相较而言,ENOs VZ中存在更高比例的LMX1A多巴胺能祖细胞(46%对比23%)。在整体非坏死区域内,ENOs也拥有更高比例的多巴胺能神经元(37%对比25%),且这些神经元在类器官中的分布更加均匀,形成了更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。进一步的分析显示,ENOs与原代人胚胎中脑具有更高的相似性。与CNOs相比,ENOs中未识别细胞(5%对比14%)和非多巴胺能神经元(8%对比19%)减少,多巴胺能神经元(22%对比15%)和祖细胞(35%对比28%)增加,中脑特异性标记的基因表达也有显著上调,表明ENOs中脑特异性神经发生增强

总之,与传统类器官相比,ENOs在中脑特异性身份、氧气代谢、神经元成熟和网络活动等方面表现出更符合生理特征的功能

图片

图4:VID支架增强了中脑区域特异性分化

 

04 VID支架增强神经功能

使用多电极阵列(MEA)系统记录ENOs和传统类器官的神经活动,研究人员发现ENOs在培养90天后表现出更均匀的神经活动和更复杂的神经网络连接。且ENOs的神经元放电频率、爆发频率和活跃电极数量均显著高于传统类器官,功能连接性也更强,具有定义良好的神经元网络,整体神经活动显著优于CNOs

图片

图5:VID支架改善了ENOs的神经活动和功能神经网络

 

05 ENOs是更良好的药物测试平台

接下来研究人员,研究了ENOs和CNOs对药物的反应,发现VID支架还解决了靠近MEA电极的神经元可能失去电活动,及药物难以到达MEA电极附近神经元造成的疗效不准的问题。

MEA结果显示,ENOs在处理后表现出明显的药理效应,包括放电事件和爆发次数减少,网络活动同步性丧失,且相关基因表达变化与药物作用机制相符。而CNOs在相同处理条件下未表现出显著的电活动变化。scRNA-seq进一步证实了处理对ENOs中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,表明ENOs在药物反应方面更符合生理实际情况。

图片

图6:VID支架增强了药理学反应

 

06 总结

本研究开发的VID支架解决了传统类器官培养中的扩散限制问题,还能支持类器官在生理灌注样条件下的长期培养和功能维持,可显著改善类器官的生理功能和药物反应表型,为药物筛选和疾病模型研究提供了更准确的平台

作者在最后提到,未来的研究可以集中在开发更先进的生物墨水和高精度3D打印技术,以克服当前支架设计的局限性。此外,将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或其他来源的内皮细胞整合到支架中,形成更完整的可灌注血管网络,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。

 

近岸蛋白相关产品

近岸蛋白提供多种类器官体外培养全方案,包括基质胶、培养基、相关细胞因子等:

经类器官培养验证的完全培养基

图片

经类器官培养验证的细胞因子

图片

NovoMatrix 基质胶

图片

 

 

扫码添加小编,加入类器官培养交流群

技术支持答疑解惑,前沿进展定期分享

图片

👆扫码添加小编微信

 

参考资料

1. Cai, Hongwei et al. “Vascular network-inspired diffusible scaffolds for engineering functional midbrain organoids.” Cell stem cell, S1934-5909(25)00049-9. 8 Mar. 2025, doi:10.1016/j.stem.2025.02.010

苏州近岸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商家主页

地 址: 上海市浦东新区伽利略路11号

联系人: 舒小姐

电 话: 021-50798060,400-600-0940

传 真:

Email:product@novoprotein.com.cn

相关咨询
ADVERTISEMENT